荣昌校区纪工委

廉政文化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廉政文化 > 正文
三块银元的故事
发布时间:2023-06-12 16:41  |   来源:重庆市纪委监委网站   |   文字:本站编辑  |   编辑:纪工委  |   审核:穆奎  |   浏览次数:

三块银元和肖林夫妇

      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一个叫肖林的人,苦心经营九载,积累万贯家产,最后却无偿交给了党,自己只留下三块银元。然而,当他撒手人寰时,竟将这最后的三块银元亦捐赠给重庆三峡博物馆。三块银元在质地、形状、成色上与一般银元无异,可是它们的文献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货币所拥有的属性,背后的故事使人慷慨激昂。

       1941年初春,国民党不顾民族危亡,冒天下之大不韪,悍然发动“皖南事变”,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而后,又出尔反尔,停发抗日第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粮饷,使冲锋陷阵战斗在抗敌前线的的军队将士物资给养困难,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弹药短缺。得知这一惨状,中国共产党决定自己动手,开辟财源,竭尽全力保障党和军队的基本开销。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经过多方研究,指示重庆地下党员肖林开展经济活动,保障军队和党的活动经费。肖林是民生公司物产部职员,其部门专营土纱和食糖,而肖林同志却不参与具体的经营业务。面对党所交给的艰巨任务、周恩来同志的殷切希望,不会做生意的肖林顿时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。他苦思冥想,一天,他碰见同事,故作悲观地说:“手头最近有点紧张,老兄,有何生财之道?”“对面就是。”同事一指,肖林随手望去,只见镀金的“重庆市钱币交易中心”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发光,肖林回眸,二人相视一笑。从此,休息日,在“交易中心”准能见到肖林忙碌的身影,一年下来,赚得些收益。可这小打小闹的,距离党中央需要的数字还远着呢。1941年4月,肖林只好辞去民生公司的职务,与同是共产党员的妻子王敏卿一块儿回到故乡江津,开了一家“恒源”商号,从八路军办事处领来一笔本金,经营土纱食糖的买卖。抗战时期,重庆江津、荣昌一带的夏布业很兴旺,可四川又缺乏土纱。于是,“恒源”从湖北三斗坪进口土纱,托民生公司的轮船运输到江津卖掉,然后从江津进口食糖运输到重庆销售。为了节约经费,肖林夫妻二人既当老板又当丘二,里里外外全靠自己张罗。年终结算,盈利丰厚。在商场中摸爬滚打中,肖林很快成为经营的行家里手。一次,从朋友处获知四川产糖大县内江将对食糖增加税收的情报。他预计江津重庆等地的食糖价格将会上涨,立即将江津各商号库存的和将要出售的食糖全部买下。不久,政府果然宣布将对食糖增税,食糖价格立即暴涨。眼见肖林获利丰厚,而肖老板又不谙世故,国民党官员就将“恒源”的食糖封存了。肖林一看,在这节骨眼上,开罪了地方长官,影响了经营,于是,就四处托人,找到县长大人,送礼请客,花费不少,才算摆平这飞来之灾。江津商界见肖林为人正派,消息灵通,门路又广,于是纷纷以他马首是瞻,成为当地有头有脸的大老板。随着资金的日益增多,肖林又琢磨拓宽经营项目。于是,他与重庆轮渡公司经理张澍霖合作,在重庆开设了“重庆大生总公司”,在江津开设分公司,除经销原有品种外,还增加了经营西药、五金等业务。

       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政府东迁南京,中共代表团亦随之迁移。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处长钱之光赶到江津,转达中央意见,要求肖林同志迅速到南京接受组织的新任务。由于妻子王敏卿刚生产未满月,留在重庆,继续为办事处做地下经济工作。肖林如期抵达南京,在梅园新村第二次见到了周恩来。周恩来同志赞赏肖林在重庆的经济工作卓有成就,接着说道:“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,我和之光同志研究,决定你还是要继续从事地下经济工作,为党筹集更多的活动经费;但南京不能做生意,要到上海去发展。”

       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,肖林与钱之光就在上海开设公司的事情进行了周密研究,决定成立“华益公司”,意味着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经营服务。“华益公司”初期的业务主要是运销日用百货。肖林在上海采购上海日用百货,由民生公司的轮船运输到重庆,肖林的妻子王敏卿同志就在重庆销售。俗话说:“十年百货,一年底货”。由于抗战八年,山城人民对上海货早就情有独钟,因此,肖林的货物销路很好。